Framist's Little House

◇ 自顶而下 - 面向未来 ◇

0%

FRAME's World

框架看西方哲学史

—— 《苏菲的世界》阅读整理

待完成

此文根据《苏菲的世界》脉络记录西方哲学史中的重要理论,加以扩充与完整,并与框架批判对比。当然,阅读过程中也知道作者所写的也只是那些哲学理论中的极小一部分,我在下面也仅重点所记书中我认为重要的部分。本文不会一时半会就结束完成,会随着笔者学识的增加再慢慢扩充。框架是我自己自发的一个哲学体系,以“直观世界”的世界观与“直观方法”的方法论为要点,在本文的最后给出了参考连接。再此之前,自己独立思考的比较多,早期也害怕自己习得的别的哲学观念会“污染”框架的纯粹性,所以框架体系产生一些自命名的观念或概念,虽然现在发现有些意义已有历史上名词,但下文仍会出现自造的名词,愿让读者在看到这些词时不要产生的困惑。但肯定也有解释不对的地方,愿读者指出我的错误;写法偏意识流,也愿读者谅解。

这本书书作为一个哲学启蒙教材我现在才读,比苏菲也快大了一半,也是“深感惭愧”了。之前直接读其他的专著也是怎么读进去,读了这本感觉有了指引。多学习,领略前人的肩膀,才能扎实自己的哲学观

书中不光讲了纯粹的哲学(或者称之为玄学,由《科学与玄学》),还有科学(物理学、宇宙学)、伦理学、社会学(两性问题、女权主义、政治)、心理学等。之前他们也认为属于哲学,现在被分化出来作为单独的学科,为科学的一部分,框架称之为逻辑基型理论体系,或者说假设理型世界存在下的学说体系。

剧透安全:本文在有剧透的节前会事先给出警告

斜体字与引用框主要是自己的总结、观点或想法

远古时期与哲学之源

神话是古代的科学

人们在科学还没有产生之前只能编造出神话来解释大自然的变迁。

问何有,问何来?

哲学的源头: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

现在框架的解释为:

“我”是直观信息推论的指向幻觉。

“世界从何而来”无意义,因为时间序列关系无意义。

古典时期

classic

这部分在高中政治课略有了解,但感觉高中所教授的方式就是把易于理解比喻当做本身来教授,方便考试但不利于我们理解其内涵。

自然派哲学家

科学的前身,自然之谜的解答

自然派哲学的一部分观念可以认为是科学的前身(自然哲学)?

早期的希腊哲学家关切的主题是大自然与它的循环与变化,因此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

  • 泰利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万物中皆有神在。

  • 安纳克西曼德:形成万物的物质不一定不是这些已经被创造出来的事物,这种基本物质不可能是像水一样简单的东西,而是某种无以名之的物质。

  • 安那西梅尼斯:认为万物之源必定是“空气”或“气体”。

  • 恩培窦可里斯:大自然由四个“根”组成:土、气、火与水。自然界的两种力量——爱和恨——爱使得事物聚合,恨使得事物分散。

  • 安娜萨哥拉斯:大自然是由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组成,而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然而即使在最小的部分中也有其他每种事物的成分存在。(如细胞的基因、全息图)这与现代科学的理论相合,应该是巧合吧

  • 德谟克利特斯:大自然是由可以一再聚散的无限小单位组成,没有任何事物会改变,没有任何事物来自虚无,没有任何事物会消失。这也与现代科学的理论相合,应该是巧合吧

  • 唯物论者(万物机械变化,但原子不变,不存在精神力量和不朽灵魂)

我需认为他们所讲的构成世界的一些元素例如“火”、“气”、“原子”等,皆是抽象的概念,特别是“原子”这一概念,不能就认为是日常所称的那类物品。就如框架理论所认为世界的构成是直观信息一样。

他们都重点关注世界的本原构成,有些认为是一种事物构成,另一些是认为由多种本原构成。这其实可以归纳为:

  • 世界是否是由简单的“本原”构成?
    • 世界是否可以归纳简化
    • 世界是否由基本物质构成
  • 世界的构成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

框架认为世界本身就是直观信息,平时所说由直观信息“构成”世界,也只是指它就是世界而已。

这些自然学派都有后面提出的“理性主义”的特色,及有绝对的理性认识

  • 帕梅尼德斯:没有任何事物会改变,因此我们的感官认知是不可靠的。
  • 赫拉克里特斯:万物都会改变(“一切事物都会流动”),我们的感官认知是可靠的。

绝对静止和认可变化

“不能两次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与“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些高中已做过好多题目了(笑)

框架则认为“变化”这个概念也是属于理想主义的范畴之中的。即世界的原始面貌并不存在“变化”与“静止”这一概念,这些都是属于直观信息的推论。

古典派哲学

理性主义的起源与发展,认可永远不变与正确的的理型世界的存在,到后来被经验主义的观点反对其理型世界的存在,被黑格尔一派反对其永远不变的性质。

苏格拉底(公元前 469-前 399)

最聪明的人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真正的知识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得到别人的传授。

借着假装无知的方式,苏格拉底强迫他所遇见的人们运用本身的常识,使得他能够不断揭露人们思想上的弱点。喜欢讨论而非讲课,假装无知来讨教,最后指出对方的错误 - 苏格拉底式反讽。

知善者必能行善:明辨是非的能力存在于人的理性而非社会中,人如果违反自己的理性就不会快乐,所以明白是非者就不会为恶,世间也存在永恒绝对的是非观念

柏拉图(公元前 427-前 347)

洞穴比喻——理型论、二元论

他关心的是永恒不变的事物与“流动”事物之间的关系。

柏拉图的理型论: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即理型的世界)存在,其中包含存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

我们对于那些不断改变的事物不可能会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于那些属于感官世界的具体事物只能有意见或看法。我们真正能认识的,只有那些我们可以运用理智来了解的事物。

人是一种具有双重性质的生物。我们的身体是流动的,以身体为基础的感官是不可靠的。但我们同时也有一个不朽的灵魂,而这个灵魂则是理性的天下。由于灵魂不是物质,因此可以探索理型的世界。柏拉图相信自然界所有的现象都只是永恒形式或理型的影子,每一种生物都是理型世界中永恒形体的不完美复制品。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 384-前 322)

逻辑、分类

他认为我们的理性在感官经验到各种事物之前是完全真空的,因此人没有天生的“观念”。自然界的每一种变化,都是物质从“潜能”转变为“实现”的结果。一件事物的“形式”不但说明了这件事物的潜能,也说明了它的极限。

他提倡黄金中庸,人不能懦弱,也不能鲁莽,而要勇敢。人不能吝啬,也不能挥霍,而要慷慨。

跟儒家的中庸之道相像

真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是我们用感官察觉的事物

形式(个别特征)与质料(事物组成材料)

自然界每种变化,都是物质从“潜能”转变为“实现”的结果

目的因,质料因,主动因,形式因

感觉特别是目的因很像拟人化的行为,跟神话没什么两样

他将大自然界中的事物彻底的分门别类。划分了无生物(无改变潜能,只能通过外力)与生物(有潜能改变)

亚里士多德可谓说是自然哲学的创始人,之后自然哲学这类可以归为科学。

科学可谓假设理型世界存在下的学科体系。这种“假设”指无关对错,但对于研究与应用大有好处

有一位“上帝”存在于大自然层级的顶端——是各种活动的目的因

不同于中世纪的上帝,感觉古典时期所说的上帝是一种纯粹的概念和假托。

诡辩学派

怀疑论者、不可知论者

诡辩学派:世间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每个社会都不同。

诡辩学派主要反对古典派哲学理型世界的观点

诡辩这个词似乎在讽刺这个学派,但他们的不可知论在后世影响深远。

框架主义可能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不可知的,但是如果把直观信息看作唯一知道的,这唯一知道的便是世界的全部,这样理解便是可知的。

宿命论

宿命论(Delphi 神谕)

宿命论一直存在,虽然基于其的理由一直发生变化:有基于神的旨意凡人不能更改,有机械决定我们没有自由意志,有除了随机和决定外我们别无它物

希腊文化的哲学

希腊文化的特色在于国与国、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界限泯灭了。

希腊文化时期形成的宗教信仰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经常教导人应该如何获得救赎,免于一死。

这个时期的人们认为,哲学的智慧不仅本身有其好处,也应该能使人类脱离悲观的心态与对死亡的恐惧。因此,宗教与哲学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了。

希腊的科学同样受到各种不同文化的影响。亚力山卓有着规模宏大的图书馆,使其成为数学、天文学、生物学与医学的重镇。

希腊哲学致力于解决何谓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致这种幸福——四个学派:

犬儒学派

犬儒学派,如其名,“犬儒”这名称也标志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准确的来说,犬儒学派就是对世界的不信任和对任何事物抱消极态度的学派。

相信人们无须担心自己的健康,不应该因生老病死而苦恼,也不必担心别人的痛苦而让自己活受罪。于是,到了今天,“犬儒主义”这些名词的意思变成是对人类真诚的轻蔑不信,暗含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的态度与行为。

真正幸福的人不依赖外在环境,一旦获得了真正的幸福,便不可能失去它。

戴奥基尼斯 Diogenes:木桶,斗篷,棍子与面包袋;无需担心健康,不必担心别人的痛苦让自己受罪

跟道家有点神似?不过中国哲学我还没有入门,不知是否有跟《苏菲的世界》一样好的入门书。

斯多葛学派

早期的一元论。人文主义的起源

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宇宙常识的一小部分,每一个人都像是一个“小宇宙”,乃是“大宇宙”的缩影。

全体人类都受到神明律法的管辖。在他们眼中,当时各国的法律条文只不过是模仿大自然法则的一些不完美法条罢了。

不认为“精神”和“物质”之间有任何冲突,主张宇宙间只有一个大自然。他们强调,所有的自然现象,如生老病死,都只是遵守大自然不变的法则罢了,因此人必须学习接受自己的命运。今天我们仍用“斯多葛式的冷静”来形容那些不会感情用事的人。

宇宙中有公理存在(神明的律法)

一元论(柏拉图二元论)

西塞罗 Cicero、人本主义、无偶然,皆命运(生老病死)stoic calm

读到这里我才明白高中所学的文艺复兴时期所提到的自然法律、人权神授原来是这个意思。高中光顾着死记硬背了……

伊壁鸠鲁学派

伊壁鸠鲁(Epicurus,公元前 341 - 前 270 年),古希腊哲学家、无神论者(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个无神论哲学家),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

传说中该学派居于他的住房和庭院内,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因此被人称为“花园哲学家”。据说在庭院的入口处有一块告示牌写着:“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

但在伊比鸠鲁之后,很多此学派的人士逐渐沉溺于自我放纵。他们的格言是“今朝有酒今朝醉”,Epicurean 这个词如今已具有贬意,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些专门追求享乐的人。

伊比鸠鲁学派强调在我们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乐趣时,必须同时斟酌它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相信在追求较短暂的快乐时,必须考虑是否另有其他方式可以获致更大、更持久或更强烈的快乐。此外,我们若要活得快乐,必须遵守古希腊人自我规范、节制与平和等原则。自我的欲望必须加以克制,而平和的心境则可以帮助我们忍受痛苦。正所谓: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

纯粹的享乐主义、遵守伦理道德的享乐主义、宿命论下的自暴自弃式的享乐主义

研习框架理论中我也好像成为了享乐主义者,无论是唯有直观信息存在、自由意志不存在的观点,还是一起皆无意义的虚无主义都有点让我自暴自弃。但我想毕竟直观信息的错觉推论都以“我”为中心,我还是有一点无意识的动机来完善框架主义的观念。

新柏拉图派

新柏拉图派哲学:代表人物是普罗汀(Plotinus),他认为,世界横跨两极。一端是他称为“上帝”的神圣之光,另一端则是完全的黑暗,接受不到任何来自上帝的亮光。不过,他的观点是:这个黑暗世界其实并不存在,它只是缺乏亮光照射而已。时间存在的只有上帝。就像光线会逐渐减弱,终至于熄灭一样,世间也有一个角落是神圣之光无法普照的。根据他的说法,灵魂受到此一神圣之光的照耀,而物质则位于并不真正存在的黑暗世界,至于自然界的形式则微微受到神圣之光的照射。

神秘主义

类似于王阳明的吾心即是宇宙?

失去自我,与上帝(天地、宇宙)合一的体验,我就是上帝,人人都可以是上帝,东西方都有,印度教尤其盛行

神秘体验这个书中说地好很神奇。不过我貌似没有这种体验。就是有时大觉初醒时有类似的不一般的体验:自己的身体好像不是一个整体,分裂开来,梦境、想法与事实的界限模糊不清,对自己个体认识也模糊不清。

希腊文化、印欧文化、闪族文化

印欧文化(印度、希腊罗马、古代北欧):多神论,最重视觉(神像),历史是循环轮回的,通过哲学思索洞察预测历史,因此重视自省冥想以脱离轮回

闪族文化(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一神论,最重听觉(念经),历史是直线(从神创世到审判日),认为上帝决定历史,因此重视祈祷布道研究历史以期望被救

我对佛教、道教有待研究……

中世纪(四 - 十四世纪)

宗教泥潭中艰难前行

感觉西方中世纪受宗教影响太深了,宗教阻碍并污染了各种学说的发展。

我觉得宗教在世俗意义来看只是一种工具,用于统治安慰之类,附加伦理约束,是古代神话故事的发展,真正与哲学相关的太少。

因古典时期没有宗教的影响,“神”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比如自然之神。到了中世纪,特别是基督教的影响下,神更加具体了。万物解释不得不向上帝靠拢,硬认为一个拟人化的上帝存在,没有什么意义。

另外,书中对中世纪的介绍似乎有点少,没有提到中世纪经院哲学中唯名论与实在论关于个别与共相的争论。

中世纪是古代与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笼罩欧洲的漫长的“一千年的夜晚”——黑暗时期。古罗马帝国分裂成三种不同的文化,在西欧是拉丁式的基督文化,以罗马为首都。在东欧则是希腊式的基督文化,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北非和中东地区则发展为讲阿拉伯语的伊斯兰教文化。

圣奥古斯丁

将柏拉图加以“基督教化”。指出在宗教问题上理性能做的事情有限。基督教是一个神圣的奥秘,我们只能透过信仰来领会。如果我们相信基督,则上帝则会“照亮”我们的灵魂,使我们能够对上帝有一种神奇的体悟。他相信柏拉图所谓的“理型”在上帝造物之间就已存在于上帝心中,借此保存了柏拉图有关“理型”的看法。

他主张上帝与世界之间有一道不可跨越的距离。强调人是有灵性的生物,有躯体也有灵魂。

要有信仰、神会帮助我们云云

圣多玛斯

将亚里斯多德“基督教化”。他进入亚里斯多德的哲学世界,以他的话来诠释圣经,以此把信仰和知识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他认为,哲学、理性这两者和基督教的启示与信仰之间并不冲突。基督教的教义和哲学的道理,其实往往是相通的。所以我们透过理性推断的真理时常和圣经上所说的真理相同。

宗教与哲学、理性不冲突云云

奥卡姆剃刀原理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剃刀原理很重要(起码对我的影响很深刻),但书中没提到

奥卡姆(Ockham,William of)英国学者。约 1285-1349。

奥卡姆是一个坚定地唯名论者,也是中世纪哲学唯名论的领袖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奥卡姆反对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官方哲学。他反对彻底区分了哲学和神学,并且将上帝存在证明从哲学中剔除出去,他指出关于上帝是否存在是一个信仰的问题,而不是人类理性所能把握的问题,神学命题超越于人类自然理性之上。

文艺复兴(十四 - 十六世纪)

重拾尚未消亡的记忆珍宝

西方历史有一个很清晰的发展脉络:古典 -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 启蒙运动 - 工业革命 - 近现代。文艺复兴时开始脱离了宗教的桎梏,重新发展起以前的一些学派,但宗教的影响仍在,所以让我们这些“东方的无神论者”感觉宗教像滴在一条水流中的墨水一样,污染成丝,顺流而下。

文艺复兴是指十四世纪末期起文化蓬勃发展的现象。它是古代艺术与文化的再生,更是人道主义的复兴,回归人文主义的本源。在中世纪,上帝是一切事物的出发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则以人为出发点。当时人们的观点是:我们不仅是人,而且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目标即要打破所有的藩篱和禁忌,这与古代人文主义强调的宁静、中庸与节制不同。

人文主义

人是独一无二的尊贵个体

泛神论

神存在于万物之中(泛神论,布鲁诺)

实证法

认为研究大自然现象必须以观察、经验与实验为基础

实证法:以实验和数学测量,而不是古人著作或纯理性思考,来作为知识的基础(伽利略、开普勒)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惯性统一了天上人间的规律,证实了宇宙世界观,宇宙没有绝对的中心,因此每个人都是中心(人文主义)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人与上帝沟通不需要通过教会,人只能通过信仰而非教会仪式得救,溯源新约,只信经文。

圣经的漏洞太多,跟不上时代,从而教会的权威日渐衰弱,不等不改革了。但改革也没意义,污秽的必仍旧污秽,除了教会,圣经的地位也必须重新审视。马丁路德允许任何人解释圣经,但圣经仍在那一个特殊的位置上。宗教的官僚问题得以缓解,但宗教本身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但无论通过历史还是如今的西方世界来看,基督教的影响实在太深远了,以至于他们熟视耶和华的枷锁无睹,把其视为必然,然后解释云云。

除了基督教,现今的几大客观唯心宗教都跟不上如今的发展了。科学技术如此发展,民俗信仰还停留于原始的神话传说。会不会有新的科学的、进步的、革命性的新宗教产生呢?一些近现代哲学理论会不会作为一种新信仰的奠基呢?宗教不是必要的,但信仰是多数人需要的。马克思的理论有很大的潜力。框架理论呢?

巴洛克时期(十七世纪)

拨开薄雾,预见真理

“巴洛克”本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巴洛克时期(十七世纪)的主要特色就是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对比中呈现的张力。

注意巴洛克与洛可可是两种风格

机械决定论

现今仍不能完全否决机械决定论,在理性主义的科学下

理性主义

那里是真知,世界便得解释

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类的心灵是所有知识的基础。

笛卡尔(1596-1650)

清理思绪,何为开源?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是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之一,是近代唯心论的开拓者,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并为欧洲的“理性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

他主张唯有理性才能使我们得到确实的知识,而感官则并非如此确实可靠。在一开始时就应该对每一件事加以怀疑,有一件事必定是真实的,那就是他怀疑。当他怀疑时,他必然是在思考,而由于他在思考,那么他必定是个会思考的存在者,即“我思故我在”。

在他的心灵中,他很清楚地知道何谓完美的实体,这种概念他一向就有。但是他认为这种概念显然不可能来自他本身,因为对于完美实体的概念不可能来自一个本身并不完美的人,所以它必定来自那个完美实体本身,也就是上帝。因此,对于笛卡尔而言,上帝的存在是一件很显然的事实,就像一个会思考的存在者必定存在一样。

他宣称“上帝可以保证”我们用理智所认知到的一切事物必然会与现实世界相符。外在的现实世界有若干我们可以用理性察知的特点,就是它们的数学特质,即“量”上面的特性。至于“质”方面的特性,则与我们的感官经验有关,因此并不足以描述外在的真实世界。

二元论:笛卡尔宣称宇宙间共有两种不同形式的真实世界(或称“实体”)。一种实体称为思想或“灵魂”,另一种称为“扩延”或物质。灵魂纯粹是属于意识的,不占空间,因此也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单位;而物质则纯粹是扩延会占空间,因此可以一再被分解成更小的单位,但却没有意识。笛卡尔认为这两种本体都来自上帝,因为唯有上帝本身是独立存在的,不隶属任何事物。不过,“思想”与“扩延”虽然都来自上帝,但彼此却没有任何接触。思想不受物质影响,物质的变化也不受思想的影响。灵魂纯属意识不可分割,物质可以一再分解。二者会相互影响,但灵魂(理性)可以超脱物质(肚子疼,2+2=4 不会受影响)

以前知道笛卡尔主要是他在数学上的成就,原来他跟当时的一众科学家、数学家一样,在很多学科都有突出贡献。

“我在故我思”与“我思故我在”倒是以前经常遇到,特别是高中的作文题。但是当时都不知道他原来是这么来的。同学和老师也不知道。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的意识是“我不能怀疑我在怀疑”,所以怀疑本身即“我思”是一定存在的。

我则认为,当怀疑本身不存在的时候,即怀疑本身是一种“错觉”时,“我不能怀疑我在怀疑”也不成立了。

笛卡尔被广泛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第一个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哲学上,笛卡尔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笛卡尔认为,人类应该可以使用数学的方法——也就是理性——来进行哲学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他举出了一个例子:在我们做梦时,我们以为自己身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然而其实这只是一种幻觉而已,参见庄周梦蝶)。他从逻辑学、几何学和代数学中发现了 4 条规则:

  • 第一条是: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绝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也就是说,要小心避免轻率的判断和先入之见,除了清楚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以外,不要多放一点别的东西到我的判断里。

  • 第二条是: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

  • 第三条是: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就连那些本来没有先后关系的东西,也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

  • 最后一条是: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尽量全面地考察,尽量普遍地复查,做到确信毫无遗漏。

笛卡尔将这种方法不仅运用在哲学思考上,还运用于几何学,并创立了解析几何。

仍是对古希腊阿基米德的复兴

我们拥有完美实体的概念->如果完美实体不存在就不完美了 + 此概念不可能来自不完美的我们但却与生俱来->完美实体(上帝)必然存在

这个不符合逻辑。

史宾诺莎(1632-1677)

万物皆为上苍

他主要的哲学理念之一就是要用永恒的观点来看待事情。提醒自己只是大自然生命中很小的一部分,是整个浩瀚宇宙的一部分。

他是一个泛神论者,认为大自然就是上帝。上帝不是一切,一切都在上帝手中。

一元论:他将大自然与万物的情况简化为一个单一的实体。他认为自然界中的每一件事物不是思想就是扩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每一种现象,都是思想属性或扩延属性的各种不同模态。所谓“模态”就是实体、上帝或自然所采取的特殊表现方式。

上帝通过自然法则来主宰世界。因此上帝是每一件事情的内在原因。这表示物质世界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其必要性。我们的自由受到内在潜能和外在机会的左右。

斯宾诺莎自然法则:所有事物都可被分解简化为一种实体(可称为上帝或大自然)。上帝具有包括思想和扩延以及可能未知的多种属性,透过自然法则(内因)来主宰世界。自然界每件事物都是实体(上帝、自然)的思想或扩延两种表现形式之一。万物一体,人也是广大无边的存在的表现,没有本质上的自由意志,被上帝自然法则(内因)和外界条件(外因)主宰。从永恒的观点来看,每件事情都有必然性,人要克制内心的冲动(野心欲望),凭直觉理解大自然。

自然法则即是科学规律

经验主义

感受所感受的,来描绘这个世界

经验主义者就是那些从感官的经验中获取一切关于世界的知识的人。

从感官获取一切关于世界的知识,先天一片空白。

我们是否是根据理性主义的逻辑推理获知经验主义呢?先不经历理性主义的话,经验主义还存在吗?经历了的理性主义还能说明经验主义吗?是否能一开始就走纯粹的经验主义之路呢?

框架所述的“直观基型理论体系”就好似经验主义,“直观方法”就好似经验主义的方法;相对应的是“逻辑基型理论体系”与理性主义,“间观方法”与理性主义的哲学方法。直观方法指只考虑直观信息来认识世界的方法,直观信息通俗地可以解释为第一感官经验,其实像经验这种从记忆相关的直观信息的推论其实是就“间观”的,另外直观方法要求尽可能不用逻辑过程,纯粹考虑对直观信息的“第一面对”。所以用经验主义代替“直观基型理论体系”并不合适,用理性主义代表“逻辑基型理论体系”或许挺合适。名词的提出总是跟不上理论的发展和我对已有名词的了解,不可避免造成许多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框架”这个词,目前也仅是一种代称。

洛克(1632-1704)

从第一感觉出发

代表作《论人之理解力》。所有思想和观念都反映“单一感官”察知的事物,在此之前心灵一片空白。在感官同时,心灵通过处理收到的信息产生了“思维”,得以让“单一感觉”形成复合概念。所有不能回溯成单一感觉的知识都是虚假的。感官分主要(扩延世界特质如重量运动数量 - 所有人有一致看法)和次要(反映在感官上作用的如颜色气息味道声音 - 因人而异)性质,主要性质可以通过理智来了解(洛克的理性主义特征)

我认为:以人的看法分离主要主要感觉和次要感觉。并认为主要感官有客观存在的特征,实际上还是残留了理性主义的观念。这分离的理由也缺乏说服力,万一对重量运动数量有不同的看法呢,而且重量运动数量这类也不能说是感官直接察知的事物。

另外洛克最早强调立法权和行政权必须分立,以防止专制政治的人。

休谟(1711-1776)

将之付之一炬

休谟:经验主义、不可知论者。代表作《人性论》。

人应回到对世界由自发性感觉的状态,比如孩提时代。

人有两种知觉,“印象”指的是对于外界实在的直接感受,“观念”指的是对印象的回忆。印象和观念可以复合,因而观念会包含现实不共存的概念,比如天使、飞马、天堂。“上帝”则是无限智慧、善良等等组成的复合观念。人应审查每一个观念,回溯到特定感官认知的单一观念,看看它们是否以不符合现实的方式复合而成。而自我认知是一长串自己同时体验过的单一印象造成的结果,并没有“不变的自我”(佛有类似理论)。他进一步强调印象与观念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复合的,事实上没有一件事物是由我们的心灵创造的。我们的心灵只是把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创造一个虚假的“观念”罢了。

是洛克经验主义的进一步的发展,否认了主要感官,提出了“观念”的观点。但框架认为“观念”仍不是彻底的经验主义,“观念”也是“印象”的一部分,是对人脑中记忆的直接感受。

伦理学上休谟也反对理性主义关于人的理性天生能辨是非的观点,人的言行应由感情而非理性决定的。

柏克莱(1685-1753)

皆因灵而存在

最彻底的经验主义,我们无法察知我们所感受到的事物是否存在(例如在梦里也能有各种感受但不存在对应事物)。观念的成因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性的,称为“”。自身的各种观念可能源于自己的灵魂,世间万物的概念则源于另一个灵(天主)。我们感官到的一切(包括时间空间)都是天主力量的作用,天主的存在比人的存在更容易清楚地感知。

我们的灵魂可能是形成我们本身各种概念的原因,就像我们在做梦时一般。但世间只有另外一个意志或灵可能形成造就这个“形体”世界的诸般概念。万物都因为这个灵而存在,这个灵乃是“万物中的万物”的成因,也是所有事物的存在之处。这个灵就是天主。

经验主义并不彻底。框架认为“灵”只是一种直观信息推论的错觉罢了。

启蒙运动(十八世纪)

理性的启蒙

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是启蒙运动的重要人物。此时,新兴的自然科学已经证明自然是受理性所管辖的,于是哲学家们认为他们也有责任依据人不变的理性为道德、宗教和伦理奠定基础。启蒙运动因此而产生。

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反抗权威、理性主义、启蒙运动(教育学、百科全书)、文化上的乐观态度(非理性和无知迟早会被文明的人性取代)、回归自然(过度文明不好)、自然宗教(上帝是目的因和最初推动者,只以自然法则不以超自然形式现身)、人权。

康德(1724-1804)

头顶的上帝、心中的道德

康德将“时间”与“空间”称为我们的两种“直观形式”。他强调我们心灵中的这两种“形式”先于一切经验。换句话说,我们在还没有经验事物之前,就可以知道我们感知到的将是一个发生在时间与空间里的现象。因为我们无法脱掉理性这副“眼镜”。时间和空间属于人类的条件。时、空乃是人类感知的方式,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

人类对于世界的观念受到两种因素左右。一个是我们必须透过感官才能知道的外在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知识的原料。另一个因素就是人类内在的情况,例如我们所感知的事物都是发生在时、空之中,而且符合不变的因果律等。我们可以称之为知识的形式

“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得神奇,心中也就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心中的道德准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因果律:与休谟相反,康德认为因为人类理性决定了感知事物因果的能力和特性(人喜欢追究原因,婴儿理性还未充分发展不算),因此因果律是绝对的、永恒的。所谓自然法则其实是人类认知的法则(基于人对事物的认知,人永远不可知事物本身),而理性能运作的范围超过的人类认知理解的程度,所以缺乏透过感官而来的知识材料的问题(我们是什么、是否有不朽灵魂、上帝是否存等),理性无从运作,是无法得到确切答案的,因此总有不同看法,应该交给信仰。而为了道德,必须假定上帝存在。

“必须”、“假定”、“上帝”、“存在”

不知道众多哲学家都提出上帝的存在但跟他们的观点逻辑联系又不是很强是不是收到了宗教的影响。

康德的伦理学: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因果律一样是人的理性与生俱来的,本质意义是尊重一个人本身,而不将其当做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可以理解为良心。作为物质形成的生物,我们受因果律支配;同时作为一个理性的存在,我们只有追随实践理性并因此得以做道德上的抉择时,我们才有自由意志可言。康德终结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僵局。

浪漫主义(十八世纪末 - 十九世纪中)

珍视内心

最初是为了反对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过于强调理性的做法。认为个人可以完全随心所欲的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生命。

浪漫主义者把大自然视为一个有机体,也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其内在潜能的一个整体。大自然就像一株不断伸展枝叶与花瓣的花,也像一个不断吟咏出诗歌的诗人。

浪漫主义: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自由艺术)诠释生命,受到美的感动而忘记一切时,比较容易感受到自我,如上帝创造世界一般创造自己的世界。

启蒙运动过多强调理智,需要浪漫主义“中和”一下

荒诞剧:受存在主义影响,描绘和观众每日一样的琐碎真实环境中,角色默默接受荒谬的超现实情境却不惊讶,来使观众检讨并追求较为真实而有意义的生命。

浪漫主义反讽(Romantic irony)又被称为“中国套盒”式的叙事结构或元小说(叙述),这种叙事方式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感和情节的曲折性。作者在行文中运用浪漫主义反讽,要么是提醒读者明白是他在操纵这个虚构的世界;要么是突然打破幻象,出面干涉,向读者说一些讽刺性的话,让读者至少在那一刹那会想起,自己所读的毕竟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已。

<剧透警告>

浪漫主义反讽是《苏菲的世界》主要写作手法之一。

书中的“书中书”剧情是哲学中经典的缸中之脑怀疑,作者通过浪漫主义的反讽促使读者思考。但最终结局也没有我阅读猜测的那么复杂,我还以为席德最终也会发现她也在书里面,并通过此事实反抗上校呢。但此书的剧情也只是作为调味品,重要的是他对西方哲学史的叙述。

</剧透结束>

谢林(1775-1854)

大自然的全部,包括灵魂与物质世界,都是一个“绝对存在”(或世界精神)的表现,自然是可见的精神,精神是看不见的自然。研究自然科学和进入内心作诗是一体两面。世界在“上帝之内”,上帝意识到世界的一部分,大自然也有一部分代表上帝不为人知的部分。(就像作者与作品以及作品里人物的关系)

不可知论

赫德

理性多种多样

世间不止一种普遍理性,各个时期和各个民族都有其个性和灵魂,要认同其他文化。民族浪漫主义

费希特(1762-1814)

和艺术作品源自艺术家一样,大自然源自更高、无意识的想象力——可称作上帝。

黑格尔(1770-1831,浪漫主义的传人)

辩证法、变化的真理、否定之否定

黑格尔所指的“世界精神”或“世界理性”乃是人类理念的总和,这里他说的世界精神是指人类的生命、思想和文化。“真理是主观的”,他不承认在人类的理性之外有任何“真理”存在。他说,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类的知识。

思想(或理性)的历史就像河流。人的思考方式乃是受到宛如河水般向前推进的传统思潮与当时的物质条件的影响。因此你永远无法宣称任何一种思想永远是对的。只不过就你所置身之处而言,这种思想可能是正确的。

否定的思考是指试着在别人所说的道理中找出缺失,但在一个道理中找到缺点时,我们也会把它的优点保存下来。

“世界精神”实为人类理性的综合,人类理性之外没有任何真理或知识。人类理性随历史发展而变化,不存在永恒的哲学标准,必须参照其历史背景。哲学的发展过程是辩证模式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辩证的,浪漫主义追求个人主义,但理性必须通过人际互动才能彰显,人不能舍弃社会。只有世界精神而非个人可以发现自我,三个阶段

  • 意识到自我在个人中的存在(主观精神
  • 自我在家庭、社会、国家的人际互动中达到更高的意识(客观精神
  • 在艺术、宗教、哲学中达到最高形式的自我实现(绝对精神)。

世界精神最先在哲学中发现它的自我。黑格尔是庞大哲学体系的最后一个大家,之后走上存在哲学和行动哲学道路。

辩证法:正 - 反 - 合(例:笛卡尔 - 休谟 - 康德)。对一个道理寻找缺失,称为“否定的思考”,找到了缺点,同时也会保存优点,历史决定是非(合)(对的观点会流传下来)。两个观念总是存在辩证式的紧张关系,事实总会有相反的事物,因此描述事实就必须同时描述相反的事物。辩证的紧张关系能导致自发性的行动,并因此造成突然的改变。“正”、“反”、“合”是知识的三个阶段。每一种新思想通常都是以前人的旧思想为基础,而一旦有一种新思想被提出来,马上就会出现另外一种和它抵触的思想,于是这两种对立的思想之间就会产生一种紧张状态,但这种紧张状态又会因为有人提出另外一种融合了两种思想长处的思想而消除。

黑格尔开始在哲学中强调历史性,提出真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例如马克思:螺旋上升)。这是哲学发展史上一个变动:没有绝对正确的永恒真理。

当时处于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世界日新月异,历史的书卷也越写越长。所以人对“世界在变化”的体验越来越深,所以开始在哲学中重视“变化”。

另外,有时我想:“没有绝对的真理,这句话不就是绝对的真理吗?”

叔本华(1788-1860)

书中并没有提到叔本华这一我们耳熟能详的哲学家

阿图尔·叔本华(德语:Arthur Schopenhauer,1788 年 2 月 22 日-1860 年 9 月 21 日),著名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主义的开创者,其思想对近代的学术界、文化界影响极为深远。不同于同时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叔本华并无取消物自体,他继承了康德对物自体和表象之间的区分,认为它是可以透过直观而被认识的,并且将其确定为意志。叔本华认为,意志是独立于时间和空间的,它同时亦包括所有的理性与知识,我们只能透过沉思来摆脱它。叔本华把他著名的悲观主义哲学与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被意志所支配最终只会带来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启发了日后的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

近现代

自然主义

生于自然、终为自然

除了大自然和感官世界,别无他物。只相信自然现象,而不信任何理性假设或圣灵启示。

马克思(1818-1883)

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阶级斗争、社会意识

哲学不仅诠释世界,也应用来改变世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变化是推进历史的力量,物质决定精神关系。社会基础决定上层结构,同时二者有辩证的互动。社会基础的三个阶层:生产条件(自然条件)、生产工具(技术设备)、生产关系(分工和财产分配)。

是非观念是社会基础的产物,尤其是那个社会的统治阶级决定的,因为人类历史就是阶级斗争史。

马克思将物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条件称为社会的基础,并将社会思想、政治制度、法律规章、宗教、道德、艺术、哲学和科学等称为社会的上层构造。一个社会的上层结构正好可以反映一个社会的基础。他认为促成改变并因此把历史向前推进的,其实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力量。

达尔文(1809-1882)

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条小船

现代生物学起源

《物种起源》。我们都了解,不作过多介绍

我们每个人都是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条小船。当我们安全的把船上的货品运到下一个港口时,我们就没有白活了。

照应了黑格尔变化发展的世界观。对宗教造成了很大冲击。

西方仍有一些学校因宗教的影响不教授天演论。

私认为基督教再改良也没用了,只为了符合现实修修补补,跟着科学屁股后面苟延残喘,不如来一场革命。千年未有新教出,也将是需要新的宗教的时代了。像“飞天面神教”等也只是讽刺而生,并不可成为一个宗教。宗教代表信仰与观念,加上一点对心灵的安慰与治愈就行,(或者精神控制奴役群众也不是不可,只是如今三大宗教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弗洛伊德(1856-1939)

代表精神分析学作为现代心理学的起源

他认为人的意识只是自身的一小部分,在人的意识之外,还有潜意识存在。我们做的梦并不是偶然的。我们的潜意识试图透过梦和我们的意识沟通。

驱策力是指人的非理性冲动(例如从婴儿开始就有的性冲动),在无从查觉得情况下主宰人的行动,而非由理性。人刚出生时,会用直接无羞耻的方式满足身心需求,这种快乐原则称为“本我”。长大过程中学会调整快乐原则来迁就现实环境原则,发展出了具有调节功能的“自我”。从小到大接受的道德要求(例如良心、对性的罪恶感)也成为内心一部分,称为“超我”。三个“我”之间的冲突经验是精神官能症之源,弗洛伊德通过溯源冲突来治愈。

灵感:潜意识进入了意识。20 世纪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来自于向潜意识寻求灵感,力图排除理性的阻塞。但之后也要有理智来加以筛选,否则世界会因偶然冲动而毁灭。当时也产生了很多意识流作家。

现在心理学认为弗洛伊德的学说是伪科学——事实上,精神分析学是不可证伪的。

不可证伪”不是指它是正确的,而是一般科学的一个性质,倾向认为科学必须要有可证伪性,便于进行实验来证明或证伪之,来判断一个理论的正确性与否。

存在主义

我在故我思

祁克果(1813-1855)

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 年—1855 年,又译为:基尔凯郭尔,按丹麦语当译为祁克果),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曾就读于哥本哈根大学。后继承巨额遗产,终身隐居哥本哈根,以事著述,多以自费出版。他的思想成为存在主义的理论根据之一,一般被视为存在主义之父。反对黑格尔的泛理论,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不单单是客观存在,更重要是从个人的“存在”出发,把个人的存在和客观存在联系起来,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历程。

他认为世间唯一重要的事只有每一个人“自己的存在”,真正重要的真理都是属于个人的,我们只需要找寻那些对个人生命具有意义的真理。

他认为生命有三种不同的形式:美感阶段、道德阶段、宗教阶段。活在美感阶段的人只是为了现在而活,因此他会抓住一切享乐的机会。这样的人完全活在感官的世界中,是他自己的欲望与情绪的奴隶。活在道德阶段特色就是对生命抱持认真的态度,并且始终一贯的做一些符合道德的抉择。人应该努力依循道德法则而生活,重要的不是你认为何者是,何者非,而是你开始在意事情的是非对错。道德阶段也不是圆满的,即使是一个敬业尽责的人,如果一直彻底的过着这种生活,最后也会厌倦的。有些人就因此重新回到美感阶段的生活方式。可是也有人进步跃升到宗教阶段,跳进信仰。

存在主义者。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重要个体,世间唯一重要的事是每个人“自己的存在”,唯有通过重要的选择才能和自我存在关联。真正重要的真理是属于个人的,即每个人都必须独自回答的(上帝是否存在,他是否爱我),而由理性可知的事情是不重要的(1+1=2)。所以宗教信仰重要,但又无法用理性去解释。

祁克果人生三阶段:美感阶段(从美感角度看待现实,完全活在感官的世界中,只重视是否有趣,如典型浪漫主义者);道德阶段(对生命抱认真态度,始终一贯做符合道德的抉择,重视是非对错);宗教阶段(选择信仰,不选择美感的愉悦和理性要求的责任)

三阶段这个说法出现过好多次:

  • 黑格尔: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
  • 黑格尔知识的三阶段:正、反、合
  •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
  • 祁克果:美感、道德、宗教

尼采(1844-1900)

上帝已死,反对传统宗教的压迫

上帝已死”。重视生命和这个世界本身,不必对历史和宗教“奴隶式道德”以观念世界过于注意。希望对所有价值重新评价,使强者的生命力不受弱者拖累。

萨特(1905-1980)

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以人类为出发点。人是唯一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生物,人的存在比其他事物的存在更重要。存在主义就是人文主义。其他东西是 in itself,人类是 for itself。人的存在不等于东西的存在

存在先于本质”,我存在比我是谁重要,人没有天生的本性,也没有不变的本性,追求广泛的生命的“意识”是没用的。这不同于虚无主义(没有一件事情有意义,怎样都可以)。

人必须创造自我的意义,寻求每个问题自己的答案。生命无固有的意义,但人在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会感到恐惧和疏离(同黑格尔),人没有选择是否来到这个世界的自由,但是自由的个体,要不断地选择,并为做的每件事负责。不存在永恒价值和规范,使得我们的选择更有意义。逃避选择是自我欺骗。意识本身在感知某件事物前是不存在的,因为意识总会意识到某件事物,这个事物固然由环境提供,但也由我们自己选择决定我们要感知什么,并虚无化与我们无关的事物,例如病人只关注救护车,等人时候只关注人没来。人必须创造自我,创造自己的本质

人的自由是诅咒。并没有创造自己,却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把错误归结为人性或人的软弱。

萨特的一生波澜壮阔,曾参加反法西斯斗争,支持法国革命群众运动,挺身保护《人民事业报》,在侵朝战争、侵越战争、阿尔及利亚战争上,都曾发表正直的言论。与波伏娃的爱情也被人津津乐道。波伏娃:《第二性》。对两性的看法也应用存在主义。男女不存在天性和价值之别,男女都要冲破内在偏见或理想的束缚。

加缪(1913-1960)

书中未提及

《局外人》《西西弗斯神话》

  • 人道主义
  • 二元对立
  • 存在主义

活着,就是使荒诞活着。

荒诞不在人,也不在世界,而在于两者的共存。

尼采提出“上帝已死”,萨特感悟到荒谬,加缪试图反抗荒谬

生态哲学

环境保护、生态科学

西方文明以人类为万物主宰的思想形态是错的,会对地球造成致命伤害。

回归原始,复兴印度、北美原住民等文化的观念思想。

现在与未来

我们都是星尘

作者没有提到现在的哲学,反而是讲了一点点现在的科学体系——这对于我们这种深受科学体系的教训,以科学出发来思考哲学的人说,真的只有一点点。近代科学对哲学的颠覆很多,无论是相对论还是量子力学,还有信息论博弈论数学等等。哲学赶不上科学的发展了吗?哲学一直跟在科学身后吗?一种哲学在后人看来会变成单是一种科学吗?

如今即使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利,但是伪科学层出不穷,所以我们要保持怀疑论者的心。

不断革新的科学理论、宇宙史与未来、反常识的基本规律与现象——对传统认知的挑战

数学里的体系架构、不完备性、逻辑学等——思辨方式的变化

心理学的发展——我们是怎样认识世界的

计算机的兴起——范型、文法、图灵机、人工智能——计算原理、意识与智能的理解

科学只是一部分的哲学——科学只是描写的——玄学可以解释吗

我的哲学史

基本问题的提出——我、世界二元论——理性主义——机械决定论——纯粹检验主义——框架主义——未来?

后续

哲学的表达与学习——启发式思维与严格过程——以思辨或感觉为主,科学则以固定实验逻辑推导为主——哲学的变化、科学的传承——科学的发展让人欣喜、哲学的变化让人迷惑——类如弗洛伊德的过错

每个人独立的哲学观——何对何错——框架的解释

框架提出原因之一——记忆不可靠——如何留住并转化学识

——接下来读什么?怎么学?

参考

  • 关于框架主义

《框架主义:直观基型理论体系的建立》论述纲要 - 知乎 (zhihu.com)

框架主义理论编年史 - 知乎 (zhihu.com)

  • 参考文献

《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

《科学与玄学》罗志希

《苏菲的世界》的浪漫主义反讽 - 简书 (jians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844481

苏菲的世界——知识点不完全归纳(苏菲的世界)书评 (douban.com)

迟到 10 年,回顾自己童年的哲学思考,和超详细读书笔记(苏菲的世界)书评 (douban.com)

《苏菲的世界》看了一半,觉得很乱比较迷茫,看不太懂。还要不要继续看下去。看过了会有收获吗? - 知乎 (zhihu.com)

其他相关的百度百科、维基百科词条